从3位数到15位数,一个体户装电话曾上“县志”,扬州老邮电人深情讲述“电话往事”
从3位数到15位数,一个体户装电话曾上“县志”,扬州老邮电人深情讲述“电话往事”
从3位数到15位数,一个体户装电话曾上“县志”,扬州老邮电人深情讲述“电话往事”7月(yuè)4日,“15位电话号码要来了”的消息冲上热搜,引起老一辈邮电人的回忆。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(jìzhě)7月6日从扬州获悉(huòxī),该市最早的电话何时出现,当时的电话号码是几位,电话在扬州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?老邮电人、原江都县(jiāngdūxiàn)邮电局员工徐乐飞讲述向(xiàng)记者关于扬州的“电话故事”。
1980年,徐乐飞(xúlèfēi)进入江都县邮电(yóudiàn)局后,从事电信工作(gōngzuò)42年。他的母亲1958年参加邮电工作,两代人和电话相伴了整整66年。徐乐飞翻开《扬州市志》向记者介绍:“扬州电话局设立于民国四年(1915年),局址在左卫街(今(jīn)广陵路)。起初仅办市内电话,四年后增办长途电话(chángtúdiànhuà)。民国十五年设立长话营业处。日军侵华后,机线设备毁于战火,电信业务一度(yídù)停断。”
据了解,扬州电话局初创时,装置磁石(císhí)式(shì)百门电话交换机2部,用户电话机60余部。至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4月,增装(zēngzhuāng)磁石式电话交换机4部;8月后,市内电话为(wèi)日制磁石式百门电话交换机5部,一直使用到解放初期。“最初的电话号码全是按(àn)顺序编码,从001开始,均为三位数,都是人工转接。”徐乐飞说。
记者了解到,1978年(nián)改革开放后,我国通信业迅速发展。这一年,扬州引入了“准电子交换机”,逐步开通(kāitōng)了四位数的“拨号电话(diànhuà)”。徐乐飞介绍,以江都县电话为(wèi)例,1978年11月安装准电子交换机,总容量为2000门,当年开通1000门。1984—1986年,全县个体专业户当年装机数分别(fēnbié)为48户、100户、156户,名列全省第一(dìyī)。1989年12月,江都县电话机总数突破万部大关,位居苏北各县级前茅。当时固定电话的初装费、手续费、选号费高达(dá)三千多元,企业单位、个体工商户装机费用更高(gènggāo)。
徐乐飞回忆(huíyì),1983年,江都双沟乡运输专业户徐世华安装了(le)江都县第一部农村住宅电话机,不仅上(shàng)了报纸广播,还载入了《江都县志》。此后,随着乡镇企业发展,要(yào)求装电话的(de)越来越多。大桥镇经营皮革生意的彭飞老先生对他说:“送货的汽车可以暂时不买,砸锅卖铁也要先装上电话。”江都氧气袋厂厂长张老板(lǎobǎn)说:“我们出去跑销售,一问电话,二问路,第三才谈业务。如果没有(méiyǒu)电话,我们就是订好了合同,也无法安排生产。”
“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7年,扬州固定电话号码从4位变成了8位。由于移动电话的(de)兴起,固定电话的号码最终定格(dìnggé)在了8位。”徐乐飞说,电话从少数人的通信工具逐渐发展(fāzhǎn)成老百姓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,正是(zhèngshì)由于和大家息息相关,“15位电话号码要来了”的消息才冲上了热(rè)搜。
据悉,工信部发布通知,开展号码(hàomǎ)(hàomǎ)保护服务业务试点。受快递、外卖、网约车等互联网平台企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委托,规划“700”号段作为(wèi)号码保护服务业务的专用号码资源,这些号码为15位。如在网约车服务中,司机和乘客可通过(tōngguò)打车平台临时分配的“中间号”进行通信,相互隐藏双方(shuāngfāng)的电话号码,减少个人手机号码泄露风险。
“现在移动电话的(de)号码都是11位(wèi)(wèi)。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号码,如以9开头的服务型(fúwùxíng)企事业单位客服号码为5位,以400开头的企业(qǐyè)客服专用号码为10位。15位的电话号码从未出现,所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。”徐乐飞表示(biǎoshì),从2020年4月起,114查号台关闭查询(cháxún)个人号码业务,到这次15位电话号码的即将试点,说明电话越来越注重保护个人隐私。通讯员 程宝军 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
7月(yuè)4日,“15位电话号码要来了”的消息冲上热搜,引起老一辈邮电人的回忆。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(jìzhě)7月6日从扬州获悉(huòxī),该市最早的电话何时出现,当时的电话号码是几位,电话在扬州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?老邮电人、原江都县(jiāngdūxiàn)邮电局员工徐乐飞讲述向(xiàng)记者关于扬州的“电话故事”。
1980年,徐乐飞(xúlèfēi)进入江都县邮电(yóudiàn)局后,从事电信工作(gōngzuò)42年。他的母亲1958年参加邮电工作,两代人和电话相伴了整整66年。徐乐飞翻开《扬州市志》向记者介绍:“扬州电话局设立于民国四年(1915年),局址在左卫街(今(jīn)广陵路)。起初仅办市内电话,四年后增办长途电话(chángtúdiànhuà)。民国十五年设立长话营业处。日军侵华后,机线设备毁于战火,电信业务一度(yídù)停断。”
据了解,扬州电话局初创时,装置磁石(císhí)式(shì)百门电话交换机2部,用户电话机60余部。至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4月,增装(zēngzhuāng)磁石式电话交换机4部;8月后,市内电话为(wèi)日制磁石式百门电话交换机5部,一直使用到解放初期。“最初的电话号码全是按(àn)顺序编码,从001开始,均为三位数,都是人工转接。”徐乐飞说。
记者了解到,1978年(nián)改革开放后,我国通信业迅速发展。这一年,扬州引入了“准电子交换机”,逐步开通(kāitōng)了四位数的“拨号电话(diànhuà)”。徐乐飞介绍,以江都县电话为(wèi)例,1978年11月安装准电子交换机,总容量为2000门,当年开通1000门。1984—1986年,全县个体专业户当年装机数分别(fēnbié)为48户、100户、156户,名列全省第一(dìyī)。1989年12月,江都县电话机总数突破万部大关,位居苏北各县级前茅。当时固定电话的初装费、手续费、选号费高达(dá)三千多元,企业单位、个体工商户装机费用更高(gènggāo)。
徐乐飞回忆(huíyì),1983年,江都双沟乡运输专业户徐世华安装了(le)江都县第一部农村住宅电话机,不仅上(shàng)了报纸广播,还载入了《江都县志》。此后,随着乡镇企业发展,要(yào)求装电话的(de)越来越多。大桥镇经营皮革生意的彭飞老先生对他说:“送货的汽车可以暂时不买,砸锅卖铁也要先装上电话。”江都氧气袋厂厂长张老板(lǎobǎn)说:“我们出去跑销售,一问电话,二问路,第三才谈业务。如果没有(méiyǒu)电话,我们就是订好了合同,也无法安排生产。”
“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7年,扬州固定电话号码从4位变成了8位。由于移动电话的(de)兴起,固定电话的号码最终定格(dìnggé)在了8位。”徐乐飞说,电话从少数人的通信工具逐渐发展(fāzhǎn)成老百姓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,正是(zhèngshì)由于和大家息息相关,“15位电话号码要来了”的消息才冲上了热(rè)搜。
据悉,工信部发布通知,开展号码(hàomǎ)(hàomǎ)保护服务业务试点。受快递、外卖、网约车等互联网平台企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委托,规划“700”号段作为(wèi)号码保护服务业务的专用号码资源,这些号码为15位。如在网约车服务中,司机和乘客可通过(tōngguò)打车平台临时分配的“中间号”进行通信,相互隐藏双方(shuāngfāng)的电话号码,减少个人手机号码泄露风险。
“现在移动电话的(de)号码都是11位(wèi)(wèi)。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号码,如以9开头的服务型(fúwùxíng)企事业单位客服号码为5位,以400开头的企业(qǐyè)客服专用号码为10位。15位的电话号码从未出现,所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。”徐乐飞表示(biǎoshì),从2020年4月起,114查号台关闭查询(cháxún)个人号码业务,到这次15位电话号码的即将试点,说明电话越来越注重保护个人隐私。通讯员 程宝军 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